
行業迎春天,國家住建部大力推廣鋁模板
為落實《固廢法》有關精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于推進建筑垃圾減量化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施工現場建筑垃圾減量化指導手冊》(以下簡稱《手冊》),明確了建筑垃圾減量化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具體措施,并將其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建筑垃圾源頭減量化工作、推進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重要文件。其中,《意見》明確提出要鼓勵采用工具式腳手架和模板支撐體系,推廣應用鋁模板。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城市建設司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建筑垃圾大量產生。根據有關行業協會測算,近幾年我國城市建筑垃圾年產生量超過20億噸,是生活垃圾產生量的10倍左右,約占城市固體廢物總量的40%。建筑垃圾已成為我國城市單一品種排放數量、最集中的固體垃圾。目前我國建筑垃圾主要采取外運、填埋和露天堆放等方式處理,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資源,還產生有害成分和氣體,造成地下水、土壤和空氣污染,危害生態環境和人民健康。
2020年4月2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修訂后的《固廢法》,針對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作了相關規定,要求政府建立建筑垃圾分類處理制度,制定包括源頭減量、分類處理、消納設施和場所布局及建設等在內的防治工作規劃,鼓勵采用先進技術、工藝、設備和管理措施,推進建筑垃圾源頭減量,建立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體系等。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進《固廢法》在工程建設領域的有效實施,加強建筑垃圾源頭管控,有效減少工程建設過程建筑垃圾產生和排放,住建部在深入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國內外經驗的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創新驅動,堅持系統推進,針對建筑垃圾源頭減量工作,研究起草了《意見》和《手冊》。
《意見》提出,2020年年底,各地區建筑垃圾減量化工作機制初步建立。2025年年底,各地區建筑垃圾減量化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實現新建建筑施工現場建筑垃圾(不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漿)排放量每萬平方米不高于300噸,裝配式建筑施工現場建筑垃圾(不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漿)排放量每萬平方米不高于200噸。這一目標是在充分考慮我國工程建設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預期基礎上提出的。據初步測算,目前我國新建工程單位面積建筑垃圾(不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漿)排放量約為500~600噸/萬平方米。正在實施的綠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的“建筑垃圾控制”量化考核指標為“固體廢棄物排放量不高于300噸/萬平方米,預制裝配式建筑固體廢棄物排放量不高于200噸/萬平方米”。經過示范工程實踐證明,采取一系列的技術和管理措施,可以達到相應的建筑垃圾排放控制目標。